春節過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招募的14位職業化模擬病人陸續上崗。這是湖北首次出現專業化模擬病人。模擬病人不僅幫助醫學院的學生完成臨床實習學分,而且參與老師評分。據了解,過去醫學院在這一教學過程中都是請醫院病人幫忙,不久前實施的《職業醫師法》已明令禁止。首批應聘上崗的14人大部分為下崗人員。
據中央電視臺經濟信息聯播和湖北電視臺報道,這些模擬病人或者坐著由醫學院學生們望聞問切,或者躺下接受醫學院學生們的診斷並回答問題。他們不僅要配合學生完成測試過程,還要參與老師的評分。這些模擬病人此前都經過了兩個月的培訓,每人都熟練掌握了一種疾病的癥狀要點。
過去醫學院的這一教學過程都是由醫院的患者來協助完成的,目前,為落實《執業醫師法》的相關規定,纔出現了模擬病人這個新職業。目前,模擬病人每小時收入在20元以上。這次首批應聘上崗的14人大部分為下崗人員,代替小兒科病人的潘建瓊,已經熟練掌握了嬰兒疾病和他們的聲音、表情、肢體語言的關系。
模擬病人潘建瓊告訴記者,現在還是一個嘗試階段,也不好說將來能不能以這個為職業。以前小的時候就光想當醫生,但是沒有實現這一目標,有這個機會就為醫學教育做點貢獻。
以前,國內普遍采用的是選擇真正的病人做『道具』,隨之而來的問題不少,首先,許多醫院在未征得病人及其家屬同意的情況下,就直接讓學生們介入患者的治療,有時病人還要重復接受同樣的檢查,給病人造成痛苦和不便。其次,病人的隱私得不到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