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第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吸菸,不飲酒,少吃高蛋白和高脂肪飲食。因爲菸草、酒精和過高的蛋白、高脂肪的攝入均可增加乳腺癌的發病風險。
第二,加強體育鍛煉。體育鍛煉可以調節內分泌系統,促進機體內免疫因子的釋放,從而降低乳腺癌的發病風險;體育鍛煉還可以達到合理控制體重的目的,降低因肥胖增加的乳腺癌的發病危險。體育鍛煉的方式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興趣、愛好進行選擇。
第三,保持充足的睡眠。因爲睡眠不足可以影響卵巢功能,導致內分泌紊亂,使體內雌激素水平異常,增加了乳腺癌的發病風險。
第四,保持良好的心態。研究表明,長期的負性情緒及過高的心理壓力,會導致機體的免疫力下降,從而導致癌症的發生。
多學習掌握乳腺疾病知識
乳房是位於體表的器官,病變在很早期即可容易發現,目前許多人由於對於乳腺疾病知識的匱乏,導致乳腺癌等疾病在體內存在相當長的時間而沒有被認識,從而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有些人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專家認爲應該瞭解並掌握以下科普常識。
第一,養成良好的體檢習慣。養成良好的乳腺自檢習慣和正規的體檢相結合是早期發現乳腺癌的最佳方法。美國癌症協會推薦:乳腺臨牀檢查20至40歲每3年一次,40歲以上每年檢查一次,50歲以上每年拍一次乳腺鉬靶片。正因爲這樣的監測機制,美國的乳腺癌早期診斷率位居世界前列。
第二,警惕身體內出現的異常信號。當發現乳腺出現腫塊、乳頭溢液(尤其血性或清水樣溢液)、乳頭輕度回縮或糜爛、乳房皮膚輕度凹陷或隆起、乳腺侷限性增生經藥物治療不能改善或不隨月經週期變化等信號往往是乳腺癌的早期徵象。當有上述情況出現時,應及早到乳腺專科就診。
第三,瞭解乳腺癌的診療常識,避免陷入防治誤區。目前普遍存在的第一個誤區是:“重儀器輕體檢”。人們往往以超聲、CT、核磁等其它儀器檢查代替臨牀醫師的乳房體檢。事實上,無論何種儀器檢查均存在着一定的誤診率。正確的診斷必須依據臨牀醫師查體和必要的儀器輔助檢查綜合判斷。“重儀器輕體檢”的結果導致了一部分乳腺癌的漏診。誤區之二:手術至上。不少人至今仍認爲手術是乳腺癌治療的主要手段,而對於化療、內分泌治療這些非常重要的治療手段隨意摒棄或不規範應用。誤區之三:盲目輕信“偏方”、“祕方”、“抗癌中藥”等。中醫中藥對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全身狀況,增加免疫力,降低化療、放療的副反應確有一定的益處,但其對腫瘤細胞的殺滅作用並不確切,盲目誇大中醫中藥的抗癌作用是不科學的。在臨牀工作中,看到一些患者盲目依賴“中醫祕方”而回避化療、手術等治療方法,從而導致了病情的延誤,釀成了不該發生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