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乳腺癌奪去了好幾位明星的生命,不禁讓人唏噓之餘生出恐懼--這個女性殺手的真面目到底是什麼樣的?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乳癌的發病原理,同時也對自身的乳房安全多些關懷和注意。
乳房主要由腺體、導管、脂肪組織和纖維組織等構成。其內部結構有如一棵倒著生長的小樹
女人應當了解自己的乳房
研究稱早發現早治療能大幅降低乳癌死亡率
乳房腺體由15--20個腺葉組成,每一腺葉分成若乾個腺小葉,每一腺小葉又由10--100個腺泡組成。這些腺泡緊密地排列在小乳管周圍,腺泡的開口與小乳管相連。多個小乳管匯集成小葉間乳管,多個小葉間乳管再進一步匯集成一根整個腺葉的乳腺導管,又名輸乳管。輸乳管共15--20根,以乳頭為中心呈放射狀排列,匯集於乳暈,開口於乳頭,稱為輸乳孔。
乳腺癌(mammary carcinoma)是人類最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也是女性主要惡性腫瘤之一。各國因地理環境、生活習慣的不同,乳腺癌的發病率有很大差異。北美和北歐大多數國家是女性乳腺癌的高發區,南美和南歐一些國家為中等,而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大部分地區為低發區。在北美、兩歐等發達國家,女性乳腺癌的發病率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的首位。據美國癌癥協會估計,美國每年有12萬乳腺癌新發病例,發病率為72.2/10萬,1976年死於乳腺癌的人數為33000。
乳腺癌在我國各地區的發病率也不相同,在世界上我國雖屬女性乳腺癌的低發國。但近年來乳腺癌的發病率明顯增高。尤其滬、京、津及沿海地區是我國乳腺癌的高發地區。以上海最高,1972年上海的乳腺癌發病率為20.l/10萬,1988年則為28/10萬,居女性惡性腫瘤中的第二位。
乳房剖面圖
乳腺癌發病腫瘤示意圖
據資料顯示,乳腺癌的自然病程通常很長,乳腺癌細胞的倍增時間平均為90天,從第一個細胞惡變開始計算,經過30多次倍增,瘤體纔能達到直徑為lcm的球體,這需時7?8年之久。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降低死亡率的最好方法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在腫瘤發生轉移前,單用手術和放療可以治愈絕大多數病例。一旦發生轉移,積極治療也僅能治愈小部分病人,因此了解乳腺癌的自然規律。有助於選擇治療乳腺癌的最好方案。
提示:乳房日常自檢很重要
檢查時間以每月一次為宜,每次應在月經來潮的第10天左右。因為此時乳腺組織受各種內分泌激素的影響最小,乳腺腺體相對來講比較松軟,所檢查到的情況不會受生理性因素帶來的乳腺組織周期性充血、腫脹等乾擾,能夠比較真實、確切地反映乳腺組織的病變。由於在一個月經周期中不同時相的腺體組織可以有較大不同,故應切記在每個月的相同時間進乳腺自我檢查。
首先是視診。有條件的話,要求上半身完全裸露,直立或端坐於較大的鏡子前,面對鏡子首先進行觀察。
一般來講,如果新出現了兩側乳房外觀的明顯不對稱現象,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另外,別忘了看看換下來的內衣上面有無乳頭分泌物留下來的污漬。
接下來,要進行觸診,也就是說要用手進行檢查。沿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運動,檢查1圈。一般來講,當於兩側乳房觸摸到多個小顆粒狀結節,並伴有輕度觸痛時,則以乳腺增生病可能性大;當觸摸到一側乳房單發或多發的圓形結節,質韌實,邊界清楚,表面光滑,活動度大,則以乳腺纖維腺瘤可能性大;當觸摸到單側乳房單發的不規則形腫塊,質地硬,活動差等,要警惕乳腺癌的可能。
然後還要檢查乳頭、乳暈。可用手指輕輕擠壓乳頭,觀察有無液體自乳頭溢出,如有漿液性或血性液體溢出,則應到醫生處就診,以及早明確診斷並進行相應的治療。
最後,莫忘記檢查兩側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