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 | ¤Ñ¬z | ¥Á¥Í | ¼s¹q | ¬z§Ý¶³ | ·Lµø | Ū¹Ï | ¤å®T | Åé¨| | ¹Ï¨Æ | ²z½× | §ÓÄ@ | ±MÃD | ¤u§@«Ç | ¤£¨}«H®§Á|³ø
±Ð¨| | °·±d | °]¸g | ¦a²£ | ¤Ñ¬z³q | ®È´å | ®É©| | Áʪ« | ¨T¨® | IT | ¿Ë¤l | ·|­p | ³X½Í | ³õ´º¨q | µo¥¬¨t²Î

"¬z¶³"«È¤áºÝ
  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健康之家 > 健康專題 正文
關鍵詞:
健康知識百科:如何讀懂血常規?
 什麼是血常規?
  血常規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檢驗。血液由液體和有形細胞兩大部分組成,血常規檢驗的是血液的細胞部分。血液有三種不同功能的細胞——紅細胞(俗稱紅血球),白細胞(俗稱白血球)、血小板。通過觀察數量變化及形態分佈,判斷疾病。是醫生診斷病情的常用輔助檢查手段之一。詳細
..........................................................................................................
 做血常規檢驗之前需要空腹嗎?

  血常規檢查是不需要空腹的,它是檢查血液中血細胞的數量變化以及形態分佈;血常規檢查結果一般與飲食和飲水無明顯關係,可以隨時檢測。

 血常規是扎指血好還是取靜脈血好?

  耳垂血或指尖血是人體的末梢血。末梢血液循環較差,受溫度影響較大。特別是在冬季,應使身體尤其是耳垂和手暖和後再採血檢查,否則結果不夠穩定。末梢採血因採血量少或出血困難,經常要施加一定的壓力,容易使組織液混入血液當中,造成血常規測定中某些結果的異常(升高或降低)。此外,它的波動較大,採血量少不易進行復查,人工操作固有誤差和檢驗員之間的差異,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
  耳垂取血痛感較輕,但取血量較少,特別是耳垂較小的人比較難取血。指尖取血的採血量會多於耳垂血,但疼痛感比較明顯,因爲人的指尖分佈着非常豐富的感覺神經末梢。末梢採血前應將皮膚清洗乾淨,採血後用消毒棉塊或其他消毒止血物品壓緊針刺處,不要接觸髒物,不要立即浸水洗手,否則容易引起感染。指尖有傷口、甲溝炎、紅腫或皮膚病時最好避開採手指血。

  靜脈血用作血常規檢查在國外已實施多年,具有采血穿刺時痛感較輕(相對指血來說)、抗凝劑添加規範等優點。特別是使用真空採血系統後,採血量雖然略大,但在儀器上易於將標本混合均勻,並在處理和分析標本上採用的技術越來越先進,認爲的影響因素越來越少,使得測定結果更加穩定和準確。採血量大些可能是個缺點,可它換來的是測定結果的準確和穩定,對診斷和治療更有價值。詳細
    耳血
    指血
    靜脈血
.....................................................................................................................................................................................
 血常規都能查出哪些疾病?

  炎症:血常規中的白細胞數量和質量可以提示身體近期是否有炎症。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見的疾病,其病因既可能是細菌感染,也可能是病毒感染。醫生可根據血常規中的白細胞數量是否升高,判斷到底是細菌性感染,還是病毒性感染。
  貧血:貧血檢查最基本的數據就是血常規中的血紅蛋白和紅細胞等指標。消化系統疾病會造成營養不良性貧血,而腎臟疾病則可導致腎性貧血,月經量過多的婦女常常發生缺鐵性貧血。
  病毒性感染、自身免疫病、腫瘤、免疫缺陷性疾病:有些惡性腫瘤也會在血常規檢查中留下痕跡,患寄生蟲感染以及過敏性疾病的患者通過白細胞分類做初步篩選,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也會出現白細胞減少。淋巴細胞數量的增多或減少與病毒性感染、自身免疫病、腫瘤、免疫缺陷性疾病等有關。
  凝血功能障礙:對血小板的檢查則可以初步瞭解自身凝血功能是否正常。經常出現口腔、鼻腔出血和皮膚出血點增多的人以及磕碰以後容易在皮下出現明顯的淤血或紫斑的人,更需要注意瞭解自己的血小板數量。
  其他血液系統等疾病:如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白細胞減少症(粒細胞缺乏症)等等。 詳細
.....................................................................................................................................................................................
 血常規應該怎麼看?

  粗略地講,在血檢覆雜的項目中關鍵要看三項: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白細胞反應的是身體抵抗力,白細胞低代表此時身體抵抗力低。因爲白細胞是身體的衛兵,當身體感染了疾病身體就會動員白細胞,因而白細胞數量能表現出疾病。比如,中性白細胞增多代表着患有細菌性感冒,淋巴細胞增多代表着患有病毒性感冒;紅細胞是貧血的指徵之一,比如紅細胞少及血紅蛋白少代表貧血;血小板代表凝血能力,指數高代表血液粘稠,有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血小板數量小代表易出血等等。但看某一項指數的高低根本不能說明問題,單看一個指數高低就恐慌也完全沒有必要。比如,“紅細胞總數量減少”加上“血紅蛋白少”才代表貧血等等。詳細
.....................................................................................................................................................................................
 血常規各指標參考範圍及臨牀意義
  1、紅細胞計數(RBC)
  參考範圍
  男:4.0~5.5 ×10的12次方/L(400萬-550萬個/mm3)
  女:3.5~5.0 ×10的12次方/L(350萬-500萬個/mm3)
  新生兒:6.0~7.0 ×10的12次方/L(600萬-700萬個/mm3)
  臨牀意義
  紅細胞減少見於①紅細胞生成減少,見於白血病等病。②破壞增多:急性大出血、嚴重的組織損傷及血細胞的破壞等。③合成障礙:缺鐵,維生素B12的缺乏等。紅細胞增多常見身體缺氧、血液濃縮、真性紅細胞增多症、肺氣腫等。
 
  2、血紅蛋白測定(HB或HGB)
  參考範圍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兒童:120~140g/L(12-14g/dL)。
  臨牀意義
  血紅蛋白減少多見於種貧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等。血紅蛋白增多常見於身體缺氧、血液濃縮、真性紅細胞增多症、肺氣腫等。
 
  3、白細胞計數(WBC)
  參考範圍
  成人:4~10 ×10的9次方/L(4000-10000/mm3)。
  新生兒:15~20 ×10的9次方/L(15000-20000/mm3)。
  臨牀意義
  生理性白細胞增高多見於劇烈運動、進食後、妊娠、新生兒。另外採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細胞數有差異,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細胞數平均要高一些。病理性白細胞增高多見於急性化膿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組織損傷、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細胞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某些傳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進、放療化療等。
 
  4、白細胞分類計數(DC)
  參考範圍
  白細胞分類(DC) 佔白細胞總數的百分比 
  嗜中性粒細胞N  0.3 ~0.7
  中性稈狀核粒細胞  0.01 ~0.05 (1%-5%)
  中性分葉核粒細胞  0.50 ~0.70 (50%-70%)
  嗜酸性粒細胞E  0.005~0.05 (0.5%-5%)
  嗜鹼性粒細胞B  0.00 ~0.01 (0~1%)
  淋巴細胞L  0.20 ~0.40 (20%-40%)
  單核細胞M  0.03 ~0.08 (3%-8%)
  臨牀意義
  中性桿狀核粒細胞增高見於急性化膿性感染、 大出血、嚴重組織損傷、慢性粒細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藥中毒等。 中性分葉核粒細胞減少多見於某些傳染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粒細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見於牛皮癬、天疤瘡、溼疹、支氣管哮喘、食物過敏,一些血液病及腫瘤,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宮頸癌等。 嗜酸性粒細胞減少見於傷寒、副傷寒早期、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後。 淋巴細胞增高見於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症、結核病、瘧疾、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細胞減少見於淋巴細胞破壞過多,如長期化療、X射線照射後及免疫缺陷病等。 單核細胞增高見於單核細胞白血病、結核病活動期、瘧疾等。
 
  5、嗜酸性粒細胞直接計數(EOS)
  參考範圍
  50~300 ×10的9次方/L(50-300個/mm3)。
  臨牀意義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見於牛皮癬、天疤瘡、溼疹、支氣管哮喘、食物過敏,一些血液病及腫瘤,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宮頸癌等。 嗜酸性粒細胞減少見於傷寒、副傷寒早期、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後。
 
  6、血小板計數(PLT)
  參考範圍
  100~300 ×10的9次方/L(10萬-30萬個/mm3)。
  臨牀意義
  血小板計數增高見於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後、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
血小板計數減少見於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發性或繼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脾功能亢進、尿毒症等。
 
  編輯有話說:

 人們大多是通過體檢、就醫等途徑知道“血常規”的,有些人會認爲“血常規”就是驗血時經常會做的那一系列化驗,所以很多人都會問:血常規能知道血型嗎?能知道得沒得乙肝嗎?其實,血常規是一項檢測血液中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等血細胞數量變化和形態分佈的化驗。血型、肝功能、腎功能等是無法通過血常規來了解的。只有通過症狀、體徵、臨牀檢查等多種檢測方式才能診斷人體疾病,千萬不要誤讀血常規檢測結果中的數據,僅憑某項檢查數值異常就認定自己患病。  
編輯:李娜
Ãö©ó¥_¤èºô|¼s§iªA°È|¸Û¸u­^Å×|Áp¨t§Ú­Ì|ºô¯¸«ß®v|³]¬°­º­¶|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ºô¯¸¥Ñ¤Ñ¬z¥_¤èºôª©Åv©Ò¦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