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進入驚蟄節氣,標志著仲春的開始。驚蟄過後,氣溫會明顯昇高,此時的飲食應以清淡、潤燥、防病為主。
在北方習俗中,驚蟄要吃梨,意為與害蟲分離的意思,因為驚蟄過後許多蟄伏一冬的蛇蟲就要蘇醒。不過,梨之所以適合此時食用,還是因為春回大地氣候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而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
除了吃梨,民間還有驚蟄吃蛋的說法。蛋類所含蛋白質氨基酸的組成與人體所需氨基酸最為接近,同時還含有卵磷脂和種類齊全的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和微量的維生素C,對提高機體免疫力非常有幫助。
驚蟄時節還適宜食用玉米,它含纖維素特別高,而纖維素可加速腸道蠕動,降低膽固醇的吸收,預防冠心病。此外,玉米中還含有大量鎂,鎂可加強腸壁蠕動,促進機體廢物的排泄,利於清腸瘦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