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未入秋!養生牢記四點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 編輯:李娜 2020-08-07 14:26:00

內容提要:立秋,是氣溫由熱轉涼的交接節氣,也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時期,是萬物成熟收獲的季節,也是人體陰陽代謝出現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因此秋季養生,凡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鍛煉、皆以養收為原則。如何開啟立秋健康養生模式,確保安度秋冬呢?

  天津北方網訊:立秋,是氣溫由熱轉涼的交接節氣,也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時期,是萬物成熟收獲的季節,也是人體陰陽代謝出現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因此秋季養生,凡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鍛煉、皆以養收為原則。如何開啟立秋健康養生模式,確保安度秋冬呢?

  秋季,萬物收

  秋季是暑熱與涼寒交替的季節。《管子》中提到“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立秋也是古時常說的“四時八節”之一。

  中國古代傳統的四季劃分方法,根據主要是天象變化,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作為四季的始點。因此,秋季以立秋為始點。

  立秋後,降雨、濕度等處於一年中的一個轉折點。古人認為,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萬物開始從繁茂生長走向成熟。

  《禮記·月令》記載,立秋日,周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大夫到京城西郊迎接秋氣。天子回朝之後對有功的軍人進行獎賞,並開始軍事訓練、整頓法制等等。

  宋代,在立秋當天,皇宮內要把栽在盆裡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時辰一到,太史官會高聲說“秋來了”,奏畢,梧桐如果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算是寓意報秋。

  為啥天氣還是那麼熱?

  不過,往往已經到了立秋,但天氣仍然十分炎熱,這是為啥?

  立秋其實並不意味著酷熱天氣就此結束。所謂“熱在三伏”,又有“秋後一伏”之說,意思就是指立秋後還有至少“一伏”的酷熱天氣。

  按照傳統的三伏天推算方式,其日期是由節氣的日期和乾支紀日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民俗學者蕭放介紹,立秋是根據天文觀測地球圍繞太陽運行的位置,確定的秋季起始日。

  所以,立秋表示季節轉換的開始,但並不表示氣溫會立即下降。末伏往往在立秋節氣之後,難免有時會感受到“秋老虎”的餘威。

  從這個角度看,立秋當天並不是酷熱與涼爽的分水嶺,人們真正感覺到秋天的涼爽,一般要到白露節氣之後。

  換句話說,秋天的氣候分為兩個階段,初秋通常還是會有些悶熱,仲秋後天氣會趨向於乾燥涼爽。

  立秋養生謹記四點

  山東省濟寧市中醫院治未病科主任醫師王樂榮介紹,立秋的氣候是由熱轉涼的交接節氣,也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時期,是萬物成熟收獲的季節,也是人體陰陽代謝出現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因此秋季養生,凡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鍛煉皆以“養收”為原則,提醒人們立秋後養生調養要謹記以下四點。

  少辛多酸慎進補

  王樂榮說,秋季養生要遵從“潤燥、補肺、養陰、多酸”的原則。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盡量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酸味果蔬;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飲膳正要》說:“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所以主張入秋宜食生地粥、蓮子百合湯、雪梨銀耳湯等以滋陰潤燥、健脾祛濕,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以調理脾胃功能,為中、晚秋乃至冬季健康奠定基礎。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立秋時節為人體最適宜進補的時候,人們可以根據這一節氣的特點,科學地攝取營養和調整飲食,以補充夏季的消耗,但不能“亂補”。因為經過炎熱的夏季,人的胃腸功能較弱,還沒有調理過來,如果吃太多的肉類等高蛋白食品,會增加腸胃負擔,影響胃腸功能,因此秋季進補要適當。患有胃腸道疾病、高血脂等疾病的人不宜攝入太多肉食。與肉食相比,葉類、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淡補功效更為突出,如茄子、鮮藕、綠豆芽、絲瓜、黃瓜、冬瓜、苦瓜等清淡食物都具有清暑化濕的功效。

  秋天的主要氣候特點是“燥”,空氣中缺少水分,人體同樣缺少水分。古代就有對付秋燥的飲食良方:“朝朝鹽水,晚晚蜜湯。”白天喝點淡鹽水,晚上喝點蜂蜜水,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辦法又是秋季養生、抗衰老的飲食良方。

  心情舒暢忌懮郁

  王樂榮介紹,秋應於肺,在志為懮,這個時期是抑郁癥的高發期。因為從夏天進入秋天,陽光照射逐漸減少,人體的生物鍾尚不能適應日照時間短的變化,導致生理節律紊亂和內分泌失調,因而容易出現情緒及精神狀態的紊亂。而對於有抑郁癥或抑郁情緒的人來說,秋天意味著抑郁癥到了易發作期。

  秋季保持心情愉悅是戰勝悲觀情緒的基礎,多增加陽光照射,在光線充足的條件下可以調動人的情緒,增強興奮性,減輕或消除抑郁情緒;勤於運動,多參加一些室外活動放松心情;培養興趣愛好,秋季情緒容易低落,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可以有效轉移注意力,同時能達到陶冶情操的目的;秋季可以適當多吃些熱量較高的飲食來滿足身體的需要等。另外情緒低落時可以適當喝點綠茶或咖啡,吃點香蕉等可以起到興奮神經系統,改善心情的作用。

  早睡早起防受涼

  立秋後,自然界的陽氣開始收斂、沈降,人應當開始做好保養陽氣的准備。在起居上應做到“早睡早起”,因為早睡可以順應陽氣收斂,早起可使肺氣得以舒展。

  同時要密切注意天氣預報,一旦出現“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溫。立秋後晝夜溫差逐漸變大,也要預防感冒著涼等疾病,在衣著和居家休息方面,應更注意防止夜間著涼,盡量少用空調。早晚清涼時分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適度運動忌過度

  進入秋季,天氣逐漸涼爽,是開展各種運動鍛煉的大好時機,人們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不同的鍛煉項目。王樂榮提醒,秋天是養“收”的時分,因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內養期間,故運動也要順應這一原則。

  秋天在運動的時候,要科學選擇一些使情緒穩定、安定心神的運動方式,如太極拳、瑜伽,八段錦、五禽戲等中醫養生操都是不錯的選擇。要顧護陽氣,不適合選擇運動量大的運動,避免運動後出汗過多,容易使邪氣趁虛而入。尤其是老人、體質虛弱者更要注意運動適度。

  此外,秋季運動還要格外留意防秋燥,每次鍛煉後應多吃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若出汗較多,可適量彌補些鹽水,彌補時以少數、屢次、緩飲為原則。

  立秋了,食療上有什麼講究?

  祛濕不傷津的藥膳推薦——瓜皮茅根粥

  來源:《中醫食療學》

  組成:西瓜翠衣100g,白茅根、赤小豆各30g、粳米50g

  制作方法:將白茅根煎取汁,西瓜皮削去外面青皮切小塊。用白茅根水、西瓜皮、赤小豆和粳米一同煮成粥。

  方解:這道藥膳本來是治療濕熱下注膀胱導致小便淋漓澀少,灼熱刺痛等癥,但是也可以用在暑熱煩渴,小便短赤的時候。其中西瓜翠衣清暑除煩,利尿解渴,而白茅根涼血清熱、利尿通淋,赤小豆利水消腫,粳米健脾和中,既能養護脾胃,又可以防止寒涼太過而傷胃。上四味同煮成粥,去暑熱的同時又養護了人體津液,適合在立秋時節適當飲用。

  特別提醒:立秋時節,暑濕之邪仍在,而濕邪容易困乏脾土,導致人們覺得少氣懶言、倦怠乏力。這個時候如果暴飲暴食,加重脾胃負擔,則更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出現胃腸疾病。

  立秋貼秋膘不傷胃的藥膳推薦——柚子燉雞

  來源:《本草綱目》

  組成:新鮮柚子1個,新鮮雞肉500g,姜片、蔥白、百合、味精、食鹽適量。

  制作方法:柚子剝皮,去筋皮,除核取肉500g。雞肉洗淨切塊,焯去血水。將柚子肉和雞肉同放入燉盅內,置姜片、蔥白、百合於雞肉四周,調好食鹽、味精,加開水適量,燉盅加蓋,置於大鍋中,用文火燉4個小時,取出食用即可。

  方解:脾胃虛弱,食積的人群可以選擇食用這道藥膳來健脾消食,潤肺安神。柚子果肉具有健胃化食、下氣消痰,潤肺生津。百合潤肺止咳,清心安神。雞肉溫中益氣,生姜化痰止咳,和胃止嘔,蔥白辛溫通陽,諸食材合用可達到健脾胃、理肺氣的作用,適合在初秋時節食用。

  特別提醒:這道藥膳具有健脾胃的作用,進食時還是要注意食用量,不可進食過多,不僅傷脾害胃,還有可能因為能量攝入過多,而導致肥胖、血糖血脂昇高等問題。

  參考:

  人民網:立秋未入秋!莫忘防暑濕 養護脾胃 避免暴食

  人民網:今日立秋!適宜吃瓜 養生牢記四點

  人民網:立秋了 孩子可以“貼秋膘”嗎?

  中國新聞網:立秋也要有儀式感!西瓜紅燒肉可以吃起來了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