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不僅要防新冠肺炎病毒 這些疾病也不能忽視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人民網-人民健康網 作者: 編輯:李娜 2021-01-13 09:53:20

內容提要:以哮喘、慢阻肺為代表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冬季容易復發。患者的呼吸道黏膜受冷空氣刺激,氣道反應性增高,可誘使復發;其肺部比常人更易發生炎癥。感冒、咳嗽未及時緩解也可能引發哮喘。

編者按:最近,全國多地出現新冠肺炎本土病例,疫情防控仍不能放松。但是,我們在防控新冠肺炎的同時,這些疾病也不可忽視。

一、諾如病毒感染

冬季是諾如病毒等感染的高發季節。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觸碰被污染的物體或表面後不及時洗手,照顧病毒感染者、與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等,這些都是導致諾如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

健康提示

1、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防止病從口入。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流動水洗手,不用污濁的毛巾擦手,飯前便後及接觸髒東西後要洗手,避免髒手接觸口、眼、鼻。

2、注意飲食衛生,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喝開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潔食物,生熟食品要分開。

3、及時清理患者嘔吐物及排泄物,並做好環境消毒。

4、一旦出現類似感染性腹瀉癥狀者,應及時去醫院就診治療。

5、學校及托幼機構做好學生個人健康管理、晨檢、因病缺勤登記工作,發現兒童、學生出現嘔吐、腹瀉等癥狀,應要求患病學生及時回家隔離治療,並按規范進行消毒處理;一旦出現聚集性發病和突發疫情時,應及時向轄區疾控中心報告,在相關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疫情調查和處置。

二、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一般起病急,以急性高燒、全身疼痛、明顯乏力和輕度呼吸道癥狀為特點。患者常見突然發熱,體溫38℃?41℃,同時伴有寒戰、畏寒、頭痛、肌痛、全身酸痛、全身不適、眼乾、眼痛、乏力、食欲下降、咽痛或持續性咳嗽等癥。流感病毒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且容易變異,通過呼吸道傳播和接觸傳播,公共車廂、學校、托幼機構和養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容易中招。

健康提示

1、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2、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和生活習慣,增強體質和免疫力;飯前便後及接觸髒東西後要洗手,勤換、勤洗、勤曬衣服和被褥;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如打噴嚏、擤鼻涕後)應立即洗手,避免髒手接觸口、眼、鼻。

3、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要將折面完全展開,將嘴、鼻、下頜完全包住,然後壓緊鼻夾,使口罩和面部完全貼合。

4、每天定時開窗通風數次,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流行高峰期應避免去人群密集場所,如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並減少接觸他人,盡量居家休息。

5、學校及幼托機構應著重防范流感的小范圍流行,加強園內的環境衛生和教室的通風消毒,落實晨午檢、疫情報告等各項防控措施。

三、心腦血管疾病

冷空氣的到來讓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雪上加霜”。冬天急診最常見的就是心肌梗死、腦卒中。尤其腦卒中的發病率與季節有明顯聯系。

健康提示

1、有心腦血管基礎病的人群要防寒保暖,出門戴圍巾和帽子,保護心髒和大腦。

2、多喝水,降低血液黏稠度。

3、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的食物有助保護心腦血管。

4、室溫控制在18℃左右,避免室內外溫差太大。日出後或午後適量運動。

5、保持心態平和,避免情緒激動。

6、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動脈硬化等原發基礎疾病的人群,冬季更需按時服藥,不可突然減量或停藥,外出攜帶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

四、呼吸道疾病

以哮喘、慢阻肺為代表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冬季容易復發。患者的呼吸道黏膜受冷空氣刺激,氣道反應性增高,可誘使復發;其肺部比常人更易發生炎癥。感冒、咳嗽未及時緩解也可能引發哮喘。

健康提示

1、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要注意口鼻保暖,外出佩戴口罩。回家勤洗鼻腔,用淡鹽水漱口。

2、戒煙,避免被動吸煙。

3、室內適當通風,保持空氣流通,避免廚房油煙等的侵襲。

4、飲食宜清淡,易消化,補充優質蛋白,適當多攝入奶制品、蛋類、豆制品及蘿卜、梨、橘子等果蔬。不吃蝦、蟹、海鮮等會誘發哮喘的食物,少吃辛辣、油膩食品。

5、堅持治療,不可擅自減藥、停藥。可配合呼吸肌鍛煉,重點是腹式呼吸訓練。慢阻肺患者可每天做一次氧療,緩解心髒負擔。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