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貼|不是所有便血都是『痔瘡』——來自27歲患者晚期直腸癌的警告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 編輯:張琦 2021-01-15 14:17:00

  近期,筆者醫生(西青醫院普通外科胃腸肛腸病區張洪印副主任醫師)門診收治了一名因“痔瘡便血”來津就診的外地男性患者,年齡只有27歲,經進一步診療確定為晚期直腸癌,醫生感到十分惋惜。。。。。。

  該病人因為間斷便血1年在當地醫院經簡單體檢後做了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PPH手術),手術後1個月仍然便血,並且出現排便不暢癥狀,經人介紹來津就診於筆者門診。筆者醫生在門診為病人進行了常規直腸指診(指肛檢查),距離肛門約5cm 觸及到質地較硬的腫瘤,佔據腸腔一周,活動度極差,立即安排住院。

  住院後,為其結腸鏡檢查發現直腸下段腫瘤伴有出血,瘤體下緣距離肛門只有5cm,腸腔狹窄,普通腸鏡難以通過,更換鏡身較細的胃鏡纔勉強通過狹窄的腸腔。組織活檢病理報告直腸腺癌,活檢組織中可見大量壞死細胞。化驗檢查顯示病人貧血。再經過詳細的腹部CT以及核磁檢查發現腫瘤已經侵出腸腔,形成了周圍侵犯,淋巴結出現轉移,錯過了手術時機,只能進行姑息治療了。27歲,還是花樣的年紀,就已經惡化到晚期直腸癌了,令人十分惋惜。

  筆者醫生門診經常遇到看“痔瘡”的病人提出質疑:“只是大便帶血或者便潛血陽性為什麼就得做腸鏡?”“就是犯痔瘡,為什麼讓我做腸鏡?”“歲數不大,為什麼要做腸鏡?”“化驗檢查,彩超,CT,核磁能不能代替腸鏡?”很多人認為便血就是痔瘡,這種觀念是極其錯誤的。便血是痔瘡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可也是直腸癌最常見的臨床表現。便血≠痔瘡,更要命的是便血>痔瘡。痔瘡不會引起直腸癌,但是痔瘡可以同時伴發直腸癌甚至掩蓋直腸癌的臨床表現。

  此例病人耽誤了足足一年的時間,如果在發生便血的最初時間進行直腸指檢或者腸鏡檢查,就能發現直腸癌甚至更早的直腸息肉,就完全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大腸癌的發病率也逐年昇高,目前整體發病率已經接近胃癌的發病水平。其中直腸癌發病率昇高尤其明顯,有數據顯示約80%的直腸癌門診指診就能發現。預防大腸腫瘤要做到戒煙酒,控制體重,減少紅肉攝入,增加新鮮蔬菜水果等膳食纖維攝入,加強體育鍛煉。建議年齡超過四十歲者常規行結腸鏡檢查。一旦出現便血癥狀,除了常規的直腸指檢,一定要進行結腸鏡檢查。一旦發現大腸癌也不必恐慌,選擇專業的醫師進行規范化的治療,可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