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的正確打開方式是什麼?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 編輯:李娜 2021-09-24 17:07:08

內容提要:秋季是一年中調養身體的好時節,很多人想趁此時滋補下身體,但秋季養生究竟該怎麼養?『春捂秋凍』『貼秋膘』……這些流傳多年的秋季養生方法科學嗎?秋季養生的正確打開方式又是什麼?

  秋季是一年中調養身體的好時節,很多人想趁此時滋補下身體,但秋季養生究竟該怎麼養?“春捂秋凍”“貼秋膘”……這些流傳多年的秋季養生方法科學嗎?秋季養生的正確打開方式又是什麼?

  秋季保健重在養肺

  中醫認為,燥主秋令,且燥邪易傷肺。根據中醫五行學說,五髒在秋應肺。因此,秋季保健重在養肺。

  人體吸入空氣中的污染物,輕者可引起支氣管、肺泡的炎癥,重者可引起中毒甚至癌變。因此,秋日應經常開窗通風換氣,每日早晚可選擇空氣清新處主動咳嗽,清除呼吸道及肺部的沈積物、污染物,減少肺部損害。

  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裡,大便秘結可誘發或加重慢性支氣管肺炎等肺部疾患,又可誘發老年性癡呆。因此,通利大便既可以降肺氣、泄濁陰、預防衰老,又可防治慢支、咳嗽等。所以,平時應多喝水,多吃新鮮蔬菜與粗糧,多做腹部按摩。

  笑口常開不僅是治療百病的“良藥”,也是促進體內器官年輕的“靈丹”,對肺尤其有益。歡笑或唱歌時,胸肌伸展,胸廓擴張,肺活量增加,可促進肺內氣體的交換,從而消除疲勞,解除抑郁,拋開煩惱,有助於恢復體力與精力。

  “春捂秋凍”並非所有人都適合

  民間素有“春捂秋凍”的說法,“秋凍”的意思是秋季氣溫漸漸轉涼,不要過早過多地增加衣服。初秋時節,暑熱尚未褪去,過早過多地增加衣服,一旦氣溫回昇,出汗著風,很容易感冒。而隨著氣溫下降,冷空氣對人體進行適當的刺激,可提高機體對低溫的適應能力。

  雖說“凍凍”有一些好處,但熊叡提示,“秋凍”也要因人而異。

  “秋凍”這種養生方法,更適合青壯年或體質較好的人,而那些身體素質較差、患有基礎類疾病的人,以及老人和兒童,還是應根據氣溫變化,及時增減衣服,千萬不要一味地追求“秋凍”。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秋季不宜赤膊露體,以防止著涼感冒。

  沒有必要刻意貼秋膘

  “並非所有人都適合‘貼秋膘’,若真要‘貼秋膘’,也要‘貼對膘’,特別是老年人,否則適得其反。”銀川市中醫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宋麗認為,立秋後適當“貼秋膘”進補,可以提高人體的髒器功能,但要因人而異。對於老年人、兒童、胃火旺或肥胖者,以及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高蛋白、高脂肪的攝入一定要適量,否則容易“上火”或造成消化不良。

  宋麗說,如今普通人基本上不存在營養不足的問題,若再多食用肉食,不但不易消化,過多的脂肪、糖類物質反而會使身體不堪重負,引發心腦血管、代謝等方面的一系列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秋季進補要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因此,立秋進補應以‘平補’為主,尤其胃腸功能虛弱的老人和小孩,喝點清淡易消化的養生粥更有益於身體健康。”宋麗建議。

  宋麗說,脾胃虛弱者,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癥患者以及原本就體型偏胖的人群不適合“貼秋膘”。老人、兒童等特殊人群由於消化功能較弱,在進補前應注重消食,不妨適量吃點山楂。

  穴位養生安度金秋

  肺俞穴

  定位: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功效:溫肺潤燥止咳平喘

  推拿:用雙手中指指腹按揉兩側穴位2分鍾,以按壓穴位出現沈脹感為宜。

  灸法:將艾條點燃,放入溫灸盒內,對准俞穴部位並固定後進行施灸,使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每次20?30分鍾,每天1次,7天為一療程。也可進行手指點穴按摩,每次5?10分鍾,7天為一療程。

  列缺穴

  定位:在前臂,腕掌側遠端橫紋上1.5寸,拇短伸肌腱與拇長伸肌腱之間

  功效:宣肺解表,止咳平喘

  操作:方法同上

  合谷穴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功效:調理脾胃,滋陰潤肺

  操作:方法同上

  參考:

  人民網《秋季乾燥養生主“收”穴位養生讓您安度金秋》

  人民網《秋季保健重在養肺》

  科技日報《穿秋褲貼“秋膘”?秋季養生的正確打開方式》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