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做到輔導作業不『崩潰』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京青年報 作者: 編輯:李娜-健康頻道 2023-11-20 09:52:51

內容提要:輔導孩子寫作業時,如何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發火?能問出這樣問題的家長真是很好的父母了。他們已經意識到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大人急也沒有用,意識到情緒是自己的事,需要自己做出調整。

  輔導孩子寫作業時,如何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發火?能問出這樣問題的家長真是很好的父母了。他們已經意識到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大人急也沒有用,意識到情緒是自己的事,需要自己做出調整。

  家長都希望自己是個滿分家長,他們願意為了孩子去付出。但家長對自己的期待越高,就可能會喚起他們的高焦慮,當孩子達不到家長的要求時,會覺得自己真是失敗極了。那做多少分家長合適呢?家長們可以參考國內心理學家曾奇峰先生提出的“60分媽媽”的概念,即不必做到完美,保持適當的焦慮就是好媽媽、好家長。

  為什麼是適當的焦慮?當今社會快速發展,我們不可能一點都不焦慮。焦慮作為一種情緒是有存在的意義的,學生對考試有適當的焦慮能讓他考試時更集中注意力;家長有適當的焦慮能讓他重視家庭教育、更關注孩子的成長,願意花費時間陪伴孩子,閱讀和學習育兒知識。但是,當焦慮被無限放大就會給家長帶來關於未來的恐怖想象,仿佛今天的每一步都對未來有決定性意義。特別是單一的價值取向讓家長們被裹挾著將家庭教育轉化為簡單的“輔導作業”“上網課”“考試要拿100分”,且永無止境。於是,家長們就看不到孩子的微小進步,不相信他們有自我矯正的能力。家長們竭盡全力,恨不得把未來所有孩子可能遇到的困難挫折都提前做好預案,幫助他們規避掉痛苦。殊不知,家長做得越多、越好,孩子失去的就越多。家長把孩子該自己負責的部分攬下,孩子就學不會自己去處理生活中的挫折和應對學習上的困難。所以,60分就是好家長,給孩子基本的滿足,基本的控制就可以了,愛有時候是一種克制。

  怎樣保持適當的焦慮呢?首先,家長們要接納自己的情緒,意識到自己可能在某個問題上焦慮了,承認這種情緒,看看是不是想了太多太遠太負面而過度焦慮。家長可以試著向別人傾訴,或者寫下來,因為當我們把某種埋在心裡的情緒顯現出來,這種情緒就會適當緩解。其次,家長要做父母該做的事情。什麼是父母該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中明確指出,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為促進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長,對其實施的道德品質、身體素質、生活技能、文化修養、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培育、引導和影響。這意味著作為家長,我們必須把自己從單一的學習成績的戰車上松綁,只有這樣,纔能看到更多樣的孩子。家長們聽聽孩子的心裡話,在孩子求助的時候幫他解解題,當他遇到困難時給一些參考意見。但是千萬不要替代他,即使他沒有采納您的意見而失敗,那也是他的人生。他需要通過失敗、嘗試、再失敗、再嘗試來感受掌控感,進而學習掌控自己的人生。最後,家長們要通過學習、閱讀來保持自己理智的認識。

  積極心理學說,我們一定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成長和變化,與其每天關注問題,不如試試找找例外,今天孩子的進步是什麼?除了學習,他有什麼性格優勢?家長的情緒穩定,心情好了,家庭氛圍和諧了,孩子纔能有餘力去發展自己,做自己。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3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