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癌體檢有必要嗎?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光明網 作者: 編輯:李娜-健康頻道 2024-04-25 09:36:34

  早診早治是提高癌癥生存率的關鍵。隨著公眾健康意識增強,防癌體檢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癌癥篩查究竟有必要嗎?哪些人群需要進行防癌體檢?在第30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很多癌癥越是在早期,治療效果越好。”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預防控制部主任張亞瑋介紹,癌癥是一類嚴重危害生命健康的慢性病,是可以預防的。其中,早診早治是提高癌癥生存率的關鍵,可以通過兩個途徑實現。一是關注身體早期變化,如出現危險信號要盡早就醫,實現早發現早診療。二是按照國家出臺的有關篩查標准,高危人群考慮篩查。

  哪些危險信號要預警?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高危人群?

  根據“健康中國?你我同行”系列科普讀物——《認識癌癥 可防可治》,出現以下癥狀應及時到專業醫院進行診治。

  1.身體淺表部位出現異常腫塊。

  2.體表黑痣與疣等在短期內色澤加深或迅速增大。

  3.身體出現異常感覺:哽咽感、疼痛等。

  4.皮膚或黏膜有經久不愈的潰瘍。

  5.持續性消化不良與食欲減退。

  6.大便習慣及性狀改變或帶血。

  7.持久性聲音嘶啞、乾咳、痰中帶血。

  8.聽力異常,鼻出血、頭痛。

  9.陰道異常出血,特別是接觸性出血。

  10.無痛性血尿,排尿不暢。

  11.不明原因的發熱、乏力,進行性體重減輕。

  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高危人群?

  《認識癌癥可防可治》一書介紹,不同癌種發生發展的危險因素不同,所以,對於不同的惡性腫瘤,高危人群也不同。除了年齡這一共同的高危因素外,判斷自己是否是高危人群,還需要了解自己家族中是否有腫瘤患者,審視自已是否有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習慣等,這些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一些基本的情況,更專業的判斷還需要腫瘤醫生的綜合評估,例如胃癌、結直腸癌等,會借助高危因素量化問卷的篩查評分系統來進行風險分層,更有助於後續篩查方案的選擇。

  常見腫瘤的高危人群具體包括以下幾類:

  (一)肺癌:年齡≥50歲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險因素者,屬於肺癌的高危人群。

  吸煙:吸煙包年數≥20包,包括曾經吸煙包年數≥20包,但戒煙不足15年;[吸煙包年數=每天吸煙的包數(每包20支)x吸煙年數]。

  被動吸煙:與吸煙者共同生活或同室工作≥20年。

  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有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史、肺結核病史者。

  有職業暴露史(石棉、氡、鈹、鉻、鎘、鎳、硅、煤煙和煤煙塵)至少1年。

  家族中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有確診肺癌病史。

  (二)乳腺癌:乳腺癌的高風險人群指符合以下三點中任意一點的女性。

  (1)有遺傳家族史,即具備以下任意一項者:①一級親屬(包括母親、女兒以及姐妹)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史;②二級親屬(姑母、姨母、祖母和外祖母)50歲前,患乳腺癌2人及以上;③二級親屬50歲前,患卵巢癌2人及以上;④至少1位一級親屬攜帶已知BRCA1/BRCA2基因致病性遺傳突變;或自身攜帶BRCA1/BRCA2基因致病性遺傳突變。

  (2)具備以下任意一項者:①月經初潮年齡≤12歲;②絕經年齡≥55歲;③有乳腺活檢史或乳腺良性疾病手術史,或病理證實的乳腺(小葉或導管)不典型增生病史;④使用雌孕激素聯合的激素替代治療不少於半年;⑤45歲後乳腺X線檢查提示乳腺實質(或乳房密度)類型為不均勻致密型或致密型。

  (3)具備以下任意兩項者:①無哺乳史或哺乳時間<4個月;②無活產史(含從未生育、流產、死胎)或初次活產年齡≥30歲;③僅使用雌激素的激素替代治療不少於半年;④流產(含自然流產和人工流產)≥2次。

  (三)肝瘤:在我國,最常見的肝癌高危人群是乙型肝炎患者,特別是年齡大於40歲的男性乙型肝炎患者。除此之外,高危人群還包括患有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防性肝炎、其他原國引起是肝硬化以及肝癌家族史。另外,環境因素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也起了很大作用。例如,酗酒、長期食用被黃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或長期進食含亞硝酸鹽食物、飲用水源污染等。

  (四)食管癌:年齡≥40歲,且符合以下任意一條者。①來自食管癌高發區;②有上消化道癥狀,如惡心、嘔吐、泛酸、腹脹等;③有食管癌家族史;④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變者,如食管不典型增生、CIN等;⑤有頭頸部腫瘤病史;⑥合並食管癌的其他高危因素,如吸煙、重度飲酒、熱燙飲食、進食過快等。

  (五)胃癌:將年齡≥40歲,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條者,建議其作為胃癌篩?對象。①胃癌高發地區人群;②幽門螺杆菌感染者;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肥厚性胃炎、惡性貧血等胃的癌前疾病,良、惡性疾病的術後殘胃;④胃癌患者一級親屬;⑤存在胃癌其他風險因素(如攝入高鹽、醃制飲食、吸煙、重度飲酒等)。

  (五)結直腸癌:結直腸癌高危人群應綜合個體年齡、性別、BMI等基本信息,結直腸癌家族史、腸息肉等疾病史以及吸煙、飲酒等多種危險因素來進行綜合判斷。特別是具有以下風險者:①一級親屬具有結直腸癌病史(包括非遺傳性結直腸癌家族史和遺傳性結直腸癌家族史);②本人具有結直腸癌病史或腸道腺瘤病史;③本人患有8~10年長期不愈的炎癥性腸病;④本人糞便隱血試驗陽性或有排便習慣的改變。

  拒絕盲目,無特殊情況年輕人沒必要進行癌癥篩查

  “特別強調的是,如不符合篩查條件,最好不要去檢查,因為被誤判的可能非常高,可能會帶來不必要傷害。大家一定要科學防癌。”張亞瑋說,“一級預防是完全沒有創傷的,有問題纔會進入到二級、三級階段。進入二級預防後,篩查不是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所有的篩查手段都存在假陽性率,進一步的確診也是有風險的,目前最好的篩查PPV(陽性預測值)達到10%已經相當不錯了。這是什麼概念呢,就是去進行篩查,認為很可能得了疾病,再去做深度檢查,進行活檢病理,到最終確診為癌癥,這個可能不到10%。”有些由篩查發現的早期癌癥很可能是惰性癌,其治療並不會獲益,還可能帶來傷害,但很遺憾目前的醫學水平還無法區別惰性癌和進展癌。

  為此,針對年輕人癌癥體檢,張亞瑋建議:“年輕人更應關注的是,在一級預防的方方面面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同時,關注自身身體變化,一旦有變化及時就醫檢查排除患病。”

  “做好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到了一定年齡,該查的時候去查一下。”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防治辦公室主任魏文強表示,要科學認識癌癥,防癌體檢一般針對癌癥的高危人群,依據年齡和家族史等情況對參與篩查的人群進行設定,主要是確定篩查的起始年齡。一般建議參與防癌體檢的人群40歲開始篩查,有家族遺傳史或腫瘤家族聚集性現象的人需要和專業人員商量篩查開始時間,當然一些癌癥篩查如肺癌篩查,建議在高危人群中進行,從50歲開始。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癌癥早診早治辦公室主任陳萬青說:“看癌癥發病趨勢,40歲以前都是平的,到40歲之後就提高了。年齡是最大的危險因素,為什麼說篩查都要到一定年齡呢,就是因為前面危險因素累積到了一定程度。雖然20歲得癌癥的確實存在,但幾率很小。不建議大批年輕人沒事去篩查,沒有這個必要。”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