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天津 | 民生 | 廣電 | 津抖雲 | 微視 | 讀圖 | 文娛 | 體育 | 圖事 | 理論 | 志願 | 專題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舉報
教育 | 健康 | 財經 | 地產 | 天津通 | 旅游 | 時尚 | 購物 | 汽車 | IT | 親子 | 會計 | 訪談 | 場景秀 | 發布系統

"津雲"客戶端
  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健康之家 > 健康資訊 正文
關鍵詞:
 

工薪族無力承擔兒童治療費 醫療保障亟待關注

http://www.enorth.com.cn  2006-08-31 09:46
 

 
 
 
 

  近日,新浪網育兒北京論壇上的一個帖子引發衆多網友關注:“我女兒小莽9個月了,膽道閉鎖。她從滿月以後一直在看病,用光了我所有的積蓄,現在我沒有做手術的十幾萬元,這對小地方的工薪階層來說,是很大的一筆錢。我也想過放棄,可是每天翻來覆去地想,還是不捨得,我不想讓女兒死!我欠的錢、欠的情可以慢慢還,女兒走了就再也回不來了。所以請大家幫幫我,我以後一定會努力地掙錢,慢慢報答所有的好心人……希望大家能夠幫幫她,給她一個活下去的機會!”

  無獨有偶。今年2月14日,北京電視臺記者周小紅在自己的博客上連載《白血日記——墨依和我的生活》。墨依是她年僅兩歲的女兒,今年1月18日被診斷患有白血病。周小紅在日記中真實地記錄了兒童白血病病房裏的故事,引起無數網友的共鳴,跟帖如潮,許多網友自發地爲這位不幸的母親捐款。

  近年來,有關兒童患病,社會獻愛心的報道層出不窮,我們在同情、憐憫、感受人間真情的時候,卻也有了另一種反思:難道孩子得了病,只能通過捐款來解決嗎?誰能給他們一個堅實的保障?

  基本醫療保險——是誰遺忘了孩子?

  “我現在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多弄點錢給孩子治病!”侯玉清說,“哪怕賣房子賣地,以後的生活已經來不及考慮。”在北京兒童醫院的病房門口,他抹着眼淚說。

  侯玉清是內蒙古呼和浩特人,妻子大學畢業後在一家企業做文祕,侯先生則與朋友合夥做起了印刷生意。2003年,他們的兒子侯洋出生,一家人1萬多元的年收入,雖然算不上大富大貴,日子卻也過得衣食無憂,幾年下來倒也有三四萬元的存款。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05年,兒子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小侯洋住進了北京兒童醫院。3個療程下來,治療費花了8萬元,“跟親朋好友又借了5萬元,但治病的錢還是遠遠不夠。”侯玉清嘆了口氣說,“紅十字會也找過了,說救助不過來,只能等有人捐款。”侯玉清痛苦地搓了搓手,“現在最怕的就是醫院來電話,不是孩子出事兒了就是要錢,看到醫院的電話都害怕,真不敢接啊!”

  這樣的故事在北京兒童醫院每天都在上演着。現在老百姓都說,最擔心的就是得病,尤其是孩子得病。由於孩子沒有醫療保險,只要孩子患病,即使是感冒發燒之類的小病,動輒上千元的醫療費也就成爲許多家庭頭疼的問題。

  嚴女士的兒子今年4歲,去年因爲肺炎住過一次院,“總共花了近1萬元。”嚴女士說。對於嚴女士這樣中等收入的家庭,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真不敢想象如果家裏窮一點,孩子生病了該怎麼辦。”

  嚴女士今年32歲,父母原先都在事業單位工作,她小時候看病的花費都可以由父母單位報銷。她想不通,爲什麼現在生活好了,家裏又都是獨生子女,孩子的醫療費反而沒處報了。

  根據原政務院1951年發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和1952年《關於全國各級人民政府、黨派、團體及所屬事業單位的國家工作人員實行公費醫療預防的指示》,全民所有制企業職工及其供養的直系親屬都享受勞保醫療,“各級人民政府、黨派、工青婦等團體及文化、教育、衛生、經濟建設等事業單位的國家工作人員及革命殘廢軍人”享受公費醫療,經費“統一撥給各級衛生主管部門統籌統支”。隨後,享受公費醫療待遇的人員擴到在鄉幹部和大專院校的在校生。

  由於單位保障的非社會化,導致了這種醫療保險體制覆蓋面窄、資金來源渠道不穩定,從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全國各地以不同形式對公費勞保醫療制度進行改革。1998年年底,國務院頒佈《關於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建立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基本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有各自的支付範圍,個人賬戶主要用於支付門診和小病費用,統籌基金主要用於支付住院和大病費用。

  在這個醫療保險制度體系中,沒有涉及職工家屬,於是,兒童的醫療費用就成了“沒孃的孩子”。有的單位還繼續沿用原來的勞保醫療制度規定,雙方職工各自負擔孩子醫療費用的一半,但大部分單位都不負責兒童醫療費用,農村合作醫療對兒童的保障水平就更低。近年來,北京、上海、蘇州等部分地區建立了少兒住院互助基金,但整體看來,18歲以下的嬰幼兒、中小學生的醫保還是比較薄弱的。

  少兒住院互助金——有限的救助

  2004年9月,北京市紅十字會、市教委、市衛生局聯合設立少兒住院互助金啓動,這是繼上海之後的全國第二個建立少兒住院互助金的城市。

  北京市紅十字會少兒住院互助金管理辦公室主任於瑞琴告訴記者,少兒住院互助金是在廣大家長集資基礎上構建的少兒醫療保障網,在兒童因病、傷住院時按規定支付部分醫療費用,解決一家一戶風險獨當的困境。

  據瞭解,參加少兒住院互助金的少兒每學年交納50元后,因傷、病住院時產生的費用就可以按照比例報銷。根據《北京市中小學生、嬰幼兒住院醫療互助金管理辦法》的規定,住院醫療費的50%由家長自理,其餘50%由互助金分級支付,支付比例從60%至90%不等,最高不超過8萬元。

  “近兩年來,少兒住院互助金能夠正常運轉,但長期有效運作還是需要高覆蓋率。”於瑞琴說,2005年較之2004年,覆蓋率僅提高了不到2%,而這也導致了較低的報銷比例,“目前只能平均報銷34%”。

  目前,北京市能夠參加少兒住院互助金的僅有兩類,一是有北京戶籍的兒童;二是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證”的外地人員在京居住子女。於瑞琴說,“流動人口子女參加少兒住院互助金還是比較難解決的。”

  於瑞琴表示,現在北京市流動人口很多,到京就醫的也不在少數,“人羣不固定,發病率、住院率就不好統計。而少兒住院互助金要根據孩子發病、住院的比例確定交費標準、報銷額度等,如果比例不固定,就無法保證平衡運作。”因此,要將這部分孩子納入少兒住院互助金範圍很困難。

  “在兒童醫療保障體系尚未建立時,給大多數家庭造成困難的還是大病。”於瑞琴認爲,雖然少兒住院互助金能夠解決一定的困難,但少兒住院互助金是兒童醫療救助制度缺位時的一種補充,各地互助金都有戶籍上的制約,並不能惠及所有兒童。“建立政府主導的兒童醫療保險制度,讓所有兒童無論得什麼病都得到基本的醫療幫助纔是最終目標。”

  慈善機構救助——有心無力

  作爲公益機構,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目前爲患白血病、腦癱、先天性心臟病和重症肌無力的兒童設有專項救助基金。但紅基會祕書長王汝鵬說,大病救助是個沉重的話題,面對“話未說,淚先流”的父母,“常常需要做出艱難而痛苦的抉擇”。

  王汝鵬說,紅基會的捐款大多來自個人,一般都是幾百元,“企業覺得回報小,表現得很現實。”因此,有限的私人捐款相對不斷增加的患兒來講,實在是杯水車薪。據統計,全國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約4萬人,其中50%是兒童,尤其以2歲~7歲的爲主;全國有600萬腦癱患者,其中12歲以下的腦癱兒童有178萬人,70%的腦癱患兒生活在貧困地區;全國每年1670萬新生兒中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爲7‰~8‰,即每年新增14萬左右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其中能夠有條件得到治療的患兒僅爲6萬人左右。

  截止到今年7月15日,紅基會共收到白血病患兒求助資料586份,救助90名;腦癱患兒求助資料58份,救助12名;先天性心臟病患兒求助資料37份,救助6名;重症肌無力患兒求助資料6份,救助2名。對於前來求助的患兒,紅基會也常常有心無力,這就是王汝鵬所說的“痛苦的抉擇”。

  “以前我們認爲只有家境貧困的患兒需要救助”,紅基會的一位工作人員說,“可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普通工薪階層照樣無力承擔這些重症兒童的治療費,因病致貧的家庭太多了。”以白血病爲例,如果採取放、化療方法治療,費用大約在25萬左右;如果要採用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費用至少在40萬元以上。

  這已經超出了絕大部分家庭的承受能力。根據美國麥肯錫公司的調查,目前我國77%的城市家庭年收入少於2.5萬元,治療費與年收入之間的巨大差距讓很多家長不得不選擇放棄。

  “很多家長,到我辦公室就跪……”王汝鵬說,這個時候非常難過,“我們收到的捐款有限,無法救助每個孩子,不得不被迫進行選擇性救助。”爲此,紅基會設有專門的機構,由捐款人代表、媒體、醫生等各方面人士共同決定救助對象。“重症患兒的救助是醫院、家庭、政府、社會不可推卸的責任,不能光靠家庭、公益機構。”

  覆蓋兒童的醫保體系——衆望所歸

  全國政協委員朱宗涵已經連續3年提交爲兒童建立社會醫療保障制度的提案。在他看來,佔總人口22.89%的兒童作爲國家的未來,他們的健康問題應該得到全社會的重視。

  “政府應該承擔起責任。”朱宗涵說,國家建立的兒童社會醫療保障制度有別於現在民間的各項捐助,“北京、上海等地建立的少兒住院互助金制度,是家庭之間的互助,資金來源和參保人數比較有限,缺乏政府、社會的支持。”在今年的提案中,朱宗涵提出,要從國家每年增加的財政收入中拿出一定經費,建立由政府主辦的福利性的兒童醫療保險和兒童醫療救助基金。城市可以以農村合作醫療的模式解決兒童的醫療費用,即政府出大部分、家庭出小部分,建立城市兒童合作醫療制度。

  這些建議目前尚未得到有關部門的答覆,“因爲涉及多個部門,這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起來的。”朱宗涵說。

  解決兒童的醫療保障問題,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顧昕認爲,有一個最爲節省成本的辦法,在現行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中只需要修改一條,城市兒童就可以納入醫療保險體系。

  “在職工醫療保險制度中,允許職工自主選擇爲第二個、第三個人投保,自行支付保費。”顧昕說,“他可以選擇配偶也可以選擇孩子,這就能比較經濟、方便地讓孩子得到醫療保障。”他認爲,就兒童單獨再搞一個醫療保障體系,必要性不大。“最好的方式是以家庭爲單位,把孩子和職工放在一起、附屬於職工醫保制度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和風險。”

  顧昕認爲,兒童醫療保障體系依附於職工醫保制度建立是具有可行性的。“對沒有單位或工作的人,勞保部門可以開設專門的服務窗口,方便他們購買。”而對18歲以上的高校大學生,他也提出了設想,“教育部可以將這個‘團體’交給商業保險公司,比如可以設3個不同險種,由學生自行選擇。”在他看來,有了市場保障之後,商業保險公司可以節省代理服務環節的成本,“肯定有公司願意幹”。

  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部的一位研究人員則認爲,最根本的辦法還是實行全民醫療保障。去年國務院研究中心的一項醫改報告發表後,曾引起社會強烈反響,作爲課題組成員之一,這位研究人員向記者透露,目前他們正在進行第二階段的研究,將對醫療保險的框架有個整體設計。如果按照這個整體化的醫療保障方案設計,兒童就不再會成爲被遺忘的人羣。

  他說,目前我們國家的醫療保險體系是按人羣劃分的,而在當前人口流動日益加劇的形勢下,這種保險方式不僅覆蓋面小,而且容易導致資源浪費。他舉例說,目前在美國實行的就是職工連帶保障兒童的醫療保險模式,但非在職人員家庭的兒童難以獲得保障,於是又出臺了一個針對這部分兒童的保險辦法,由政府爲他們負擔大部分醫療費。結果一些在職職工爲了“沾光”,在繳納保險費用時選擇不爲兒童繳納連帶保費,政府不得不再出臺新的辦法來遏制這種現象。這位研究人員認爲,我國現行的醫療保險模式跟美國一樣,都是屬於“打補丁”的方式,其覆蓋人羣既可能重疊,也可能會遺漏,結果導致醫療支出越來越高,保障水平反而越來越低。

  這位研究人員認爲,改變這種“一人生病,全家跌倒”現狀的根本辦法是整合目前按人羣劃分的各種醫療保險,實行全民醫療保障。但這會不會加大財政支出,導致政府無力負擔?他認爲,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實際上,近年來政府在醫療方面投入很大,但收效並不好,主要是控制不夠,大部分投入都被用於購買大型醫療設備,真正用在老百姓身上的很少,這樣受益的主要是醫院,而不是患者。從各國醫療衛生實踐來看,政府在衛生方面投入越多,國家醫療總費用越少。“因爲面對醫院,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患者作爲個體是很弱勢的,只能無條件地接受各種看病費用,很有可能一病就病得傾家蕩產。但如果政府代表民衆面對醫院,可以集體埋單,從總量上控制醫療費用,這樣纔不至於讓老百姓因病致窮。”他說。

  據媒體近日報道,上海將探索建立一個覆蓋全體本市戶籍18歲以下人羣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其主要思路已經明確,第一是城鄉統一,不管是城市戶口還是農村戶口,全部覆蓋;二是從解決突出矛盾入手,保住院和門診大病。

  對於該項政策,上海市衛生局的相關人士表示:“這項政策出臺之後,上海就形成了針對各類從業人員、無業無保老人、中小學生和嬰幼兒等三個層面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基本上做到所有人羣全覆蓋。”

 
稿源: 中國青年報   編輯: 張亮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北方網精彩內容推薦
關閉窗口
 
無標題文檔
天津民生資訊
天氣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訊 二手市場
空氣質量 天津股票 廣播節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領 股市大擂臺 天視節目 每日房價
熱點專題
北京奧運聖火傳遞和諧之旅 迎奧運 講文明 樹新風
解放思想 乾事創業 科學發展 同在一方熱土 共建美好家園
2008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 《今日股市觀察》視頻
北方網網絡相聲頻道在線收聽 2008高考招生簡章 復習衝刺
天津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問題解答
帶你了解08春夏服飾流行趨勢 完美塑身 舞動肚皮舞(視頻)
C-NCAP碰撞試驗—雪佛蘭景程 特殊時期善待自己 孕期檢查
熱點新聞排行 財經 體育 娛樂 汽車 IT 時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