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天津 | 民生 | 廣電 | 津抖雲 | 微視 | 讀圖 | 文娛 | 體育 | 圖事 | 理論 | 志願 | 專題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舉報
教育 | 健康 | 財經 | 地產 | 天津通 | 旅游 | 時尚 | 購物 | 汽車 | IT | 親子 | 會計 | 訪談 | 場景秀 | 發布系統

"津雲"客戶端
  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健康之家 > 健康資訊 正文
關鍵詞:
 

精神科醫生坦言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形同經受折磨

http://www.enorth.com.cn  2006-10-16 13:09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最新資料顯示,北京市有高達7成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處於醫療管理失控狀態。同時,精神科醫療人才流失嚴重,北京安定醫院5年間先後流失醫生30人,北京回龍觀醫院近年流失醫生更是高達112人——

  一位精神科醫生的痛苦

  病人一把將他舉到房頂!

  “1999年,我剛到精神病醫院實習做醫生的時候,就遇到了一件終生難忘的事。”姜永昌的口氣格外凝重,“實習沒幾天,正趕上一位老醫生退休,辦退休手續那天,我見他滿臉喜氣洋洋的,覺得十分奇怪,因爲我從來沒有見過退休的時候還會這樣高興的人,就好奇地問他爲什麼,老爺子說:‘我在精神病醫院工作近40年,而今沒有變成殘廢,心理也沒有出現異常,能健健康康地退休,這令我非常非常欣慰!’”

  姜永昌聽完這話心裏一沉,那時他工作積極性非常高,覺得你一個老大夫,怎麼能跟我這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人說這種話。

  很快,姜永昌的一次切身體驗,就爲老醫生的話做出了註解。

  有一次出門診,他接診的是一位個頭1.8米、身強體壯的小夥子。一問一答的問診平靜地進行着。談話到20多分鐘的時候,小夥子完全沒有前兆地突然激動起來,從坐椅上跳起,一把勒住姜永昌的衣領。可憐姜永昌還沒等反應過來,雙腳已離開了地面,腦袋接近了房頂。在那一剎那,姜永昌腦子裏一片空白,只閃出一個念頭:完了,肯定沒命了。旁邊陪着小夥子來看病的母親見狀大驚,跪在地上雙手抱住瘋兒子的雙腿哭喊:“兒子,千萬不能胡來,趕緊把醫生放下來!”小夥子似乎恢復了一點理智,這才慢慢地把姜永昌放了下來。

  “長這麼大,我還是第一次離房頂那麼近。”姜永昌苦笑着說。

  “在其他醫院,醫生捱打總會引起社會的關注,但在精神病院,醫生捱打卻是家常便飯,病人對醫生拳打腳踢口咬,這些事幾乎天天都在發生。”姜永昌說。然而,精神病患者是一個特殊的羣體,不負刑事責任,所以打人和捱打在精神病院就成了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打了白打,捱了也白挨。特別是女醫生女護士懷孕後就更加危險,她們需要時刻提防着被病人踹上一腳。

  一次,姜永昌跟着一位老醫生查房,正常的問診結束後,便接着去看其他病人。不料,老醫生剛一轉身,後背便捱了一棒,老醫生當即倒地,幸虧搶救及時纔沒出生命危險。原來,老醫生在前一次查房時,不知道哪句話說得不對,“得罪”了這位病人,病人便懷恨在心。一次去食堂吃飯,發現了一把壞椅子,乘人不注意時,他將椅子腿卸下,藏在衣服裏悄悄帶回了病房。這回老醫生查房,終於讓他得到了“報復”的機會。

  “剛入院時,老醫生告訴我:發現病人有異常表現時,要儘量避免與其正面相對——這話救了我一次!”

  一次,姜永昌在查房時和病人說話,病人剛接了一杯開水端在手上。說着說着,病人突然停下來。他意識到不妙,身子一閃,病人杯子裏的開水就衝他潑了過來。幸虧躲避及時,否則滾燙的水澆在臉上,後果不堪設想。

  即使這樣,也還是防不勝防。一次,一個躁狂症患者發作,幾個醫生護士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將他按在牀上,不料他頭一掙扎,轉頭就在抱着他肩膀的姜永昌胳膊上咬了一口——“那一下咬得特別狠,一塊肉差點被咬下來。”

  形同折磨的“溝通”

  “精神病人沒有了正常人的思維,醫患間無法正常溝通,更多的溝通需要和患者家屬進行。於是,醫生又不得不忍受來自家屬的折磨。”

  姜永昌說,他過去負責管理的病區曾收治一位病人,病史達20年以上,治療效果越來越差:一種藥往往用不了多久,不是出現副作用就是無效,於是不得不另外換藥。病人的家屬是一位姓王的工程師,姜永昌和他的溝通,竟演繹成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第一次見姜永昌的時候,王工問:病人的治療效果爲什麼一次不如一次?疾病爲什麼不能治好?爲什麼要換藥?原來的藥爲什麼以前效果好而現在效果就不好了,爲什麼以前沒有副作用現在卻有了……他要求醫院一定要把病人治好,甚至干涉醫生的具體治療方案。姜永昌耐心地向他解釋病情的特點,王工一臉漠然地離去。

  可第二次來醫院時,王工的問題又回到了原點:患病家屬的治療效果爲什麼一次不如一次?疾病爲什麼不能治好?爲什麼要換藥?原來的藥爲什麼以前效果好而現在效果就不好了,爲什麼以前沒有副作用而現在卻有了……他不相信姜永昌的治療方案,要求主任查房會診。主任查房會診後告訴他治療沒有問題。

  醫院給病人換藥,一般只需口頭通知家屬即可。可是有一次當姜永昌將換藥的決定通知王工後,王工卻死活不同意,還是問姜永昌那些老問題:治療效果爲什麼一次不如一次?疾病爲什麼不能治好?爲什麼要換藥?原來的藥爲什麼以前效果好而現在效果就不好了,爲什麼以前沒有副作用現在卻有了……

  此後,每週三次的探視,王工都必定到醫院,每次都向醫生重複同樣的問題。“由於被病人長年折磨,許多家屬的精神狀態也漸漸不正常。”姜永昌回憶,“所以與患者家屬的溝通,感覺不是在一起想辦法給病人做治療,而是在鬥爭。和王工打交道的那段日子,我連做夢都是回答王工翻來覆去的那些問題。後來病人換病區離開,我這才大大地鬆了一口氣,終於見不到這位精神狀態已經日趨不正常的王工……”

  女朋友多次被“嚇跑”

  通常,精神病人受到社會歧視,病人家屬也會跟着遭受歧視。而且,這種歧視像一條無限延伸的線,到達精神科醫生的身上——大衆也會跟着歧視醫生。這即是所謂的“病恥感”。所以,精神科醫生不僅要承受來自病人及其家屬的壓力,還需承受來自社會的壓力。

  在醫學院校裏,很少有人主動選擇精神衛生系,讀這一專業的學生往往是由校方分配的。姜永昌畢業於某著名醫學院,他那一屆共600名入校新生中,精神衛生系只有30人,幾乎是醫學院中最小的一個系。

  “作爲一名精神科醫生,社會帶給你的那種‘病恥感’就像囚犯臉上的烙印,走到哪兒烙印就跟到哪兒。上學時同學交流,只要一聽說是學精神科的,一下子就會和你疏遠;回家後面對鄰居的詢問,也說是一名內科醫生,否則他會馬上對你敬而遠之。我談女朋友,只要對方一聽說我是精神科醫生,立刻就被嚇跑了。”

  “5年中,最讓我無法忍受的還不是工作環境的惡劣、醫療的艱難、社會的歧視,既然選擇了精神科,就應該承受這一切——然而,作爲一名精神科醫生,面對病人時的辛酸和無奈,令我痛苦到絕望。

  姜永昌在醫院正式工作後接診的第一位病人,是一位年僅19歲的小夥子,患精神分裂症,“小夥子長得非常清秀,治療了一年卻沒有見到效果,他那個病情,幾乎沒有好轉的可能。還有一位患情緒障礙的女孩子,非常美麗,感情上受了創傷,發起病來不是追逐異性,就是不停地折騰、吵鬧,把所有的東西都丟得亂七八糟,還唱歌,好聽得讓人辛酸,她那個病也是很難治的……魯迅先生說:所謂悲劇,就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撕毀了給你看——精神疾病就這麼摧毀一個人的,讓人痛惜。”

  清貧讓他最終選擇了放棄

  “如果不是過於清貧,也許我仍不會離開醫院。”姜永昌說,“其實,我早就有離開醫院的想法,但反覆考慮,總覺得只要堅持下去就會取得成功。但到後來,經濟上實在熬不下去了……”

  1999年,姜永昌剛進醫院的時候,每月的基本工資是1200元,獎金300~400元。2004年離開醫院之前,他的工資升爲1500元,獎金通常只有600~700元。“我是從外地到北京工作的醫生。這樣的工資水平,在北京連養活自己都緊張,更別說買房子和謀求發展了。”姜永昌剛離開醫院到了一家外企,工資馬上就翻了一倍。

  他說,精神科的醫生中50%的人最終會選擇離開,“走掉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原本想在這個崗位上做出一番成績的人,但以目前的經濟狀況,大部分人都堅持不了多久。”他告訴記者,在同班的30位同學中,目前只剩七八個人還在做精神科醫生。

  “毋庸諱言,如果說其他醫院個別醫生通過開高價藥可以得到一些灰色收入的話,那麼精神科醫生根本沒有這樣的機會。首先,精神疾病用藥很有限,醫生可以選擇的餘地很小。其次,在精神病專科醫院,一般也沒有什麼大型的檢查,沒有CT、核磁,也沒有什麼大型的介入治療,醫院的檢查至多就是給病人查查血常規、心電圖。”

  姜永昌說:“其實,精神科醫生的技術含量是很高的,因爲需要面對的是精神疾患,這就要求他們具有很高的知識水平和文化修養。在國外,精神科醫生的收入和企業白領相比,則會高出5~10倍。但在我國,精神科醫生的收入和社會地位卻與對他的要求不成比例,精神科醫生在門診看病,收的也是幾元錢的掛號費。”

  別讓精神疾病失去“對手”

  “回想那5年,每天都感到壓抑而無望。離開了醫院後好像重新回到陽光和藍天下。但有時想起那些在痛苦中煎熬的患者,我又覺得愧疚,因爲我不能給他們更多的救治……”姜永昌先生坦誠的言談,將他內心的矛盾和痛苦表白無遺。

  記者不禁想起今年5月份在長沙召開的“中國醫師協會惠氏杯傑出精神科醫師獎”頒獎大會上,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精神衛生中心臧德馨教授那憂心忡忡的呼籲:“如果不盡快提高我國精神科醫生的待遇,給予他們應有的尊重,立法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最終的結果必將是精神科醫生的大量流失,必將是精神疾病因爲失去‘對手’而給國家帶來沉重的負擔和不可想象的災難……”

 
稿源: 健康時報   編輯: 張亮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北方網精彩內容推薦
關閉窗口
 
無標題文檔
天津民生資訊
天氣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訊 二手市場
空氣質量 天津股票 廣播節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領 股市大擂臺 天視節目 每日房價
熱點專題
北京奧運聖火傳遞和諧之旅 迎奧運 講文明 樹新風
解放思想 乾事創業 科學發展 同在一方熱土 共建美好家園
2008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 《今日股市觀察》視頻
北方網網絡相聲頻道在線收聽 2008高考招生簡章 復習衝刺
天津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問題解答
帶你了解08春夏服飾流行趨勢 完美塑身 舞動肚皮舞(視頻)
C-NCAP碰撞試驗—雪佛蘭景程 特殊時期善待自己 孕期檢查
熱點新聞排行 財經 體育 娛樂 汽車 IT 時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